為什麼你沒什麼執行力?拖延症這麼嚴重?
優秀的人能夠快速行動,解決問題。
相比之下, 執行力極差卻讓很多人成了資深的拖延症患者。執行力上的低效能,往往源自我們內心常常面臨的多個問題。
問題一:選擇太多,信息過載
如今的互聯網時代,各種信息紛繁複雜,我們所面臨的選擇太多。因為大腦將主要的精力都用到了對信息的辨識和選擇上,所以行動的時間就自然地推遲了。發現沒,多數人什麼都想要,什麼都做不到。
問題二:內心的噪聲太多
腦子裡被太多念頭所填滿,內心充滿了各種消極的想法,這往往會造成很大的內耗。
內心噪聲少的人,往往更加積極,發現時間晚了, 就會立刻鑽出被窩,刷牙洗臉,盡快出門。
而內心噪聲多的人,則會有很多消極甩鍋的自我對話:
「都怪昨晚熬夜了,結果今天都起不來!」
「被窩裡太舒服了,真的不想起來啊!」
「真的沒睡好,整天會無精打采吧,要不要今天就請個假?」
自責、擔憂、糾結、焦慮,這些內心噪聲引發的負面情緒不斷湧向我們,結果就是我們遲遲不願行動,甚至直接放棄行動,而自己的不作為,接下來又將引發更多的內心噪聲,進一步吞噬我們的行動力。
問題三:完美主義情結
許多人是顯性或隱性的完美主義者——
「要嘛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,要嘛就什麼也不做。」
這種完美主義的傾向,容易讓人陷入沒有止境的準備和設想中,走向執行力高效的反面。
其實,完美主義情結的背後,暗藏的是一種恐懼心態。因為害怕失敗、害怕挫折,所以只要結果有一點點的偏離,他都可能終止行動,陷入沒有止境的準備和設想中。這種看似高要求的完美主義,實則是一種拒絕面對現實的眼高手低,學習接納不完美的自己。
問題四:不懂拆解任務
有時候,任務過於繁重,將變成一種強大的負擔, 如果我們缺乏拆解的能力,就會陷入一團亂麻的焦慮狀態,不知道從何下手。
而在已經行動的情況下,我們也容易因為缺少規劃,今天幹勁十足,明天就偃旗息鼓,最終半途而廢。
問題五:懶惰,愛給自己找藉口
如果說有什麼能讓我們的潛意識感到興奮的,那就是無條件的懶惰。
懶惰會讓我們給拖延找藉口,在潛意識中創造一個舒適區。這時候,你的大腦裡往往會有兩個聲音,一個在拼命地高喊:「快點行動,不要停下來,趕緊把事情幹完!」
而另一個聲音則來自悠閒的舒適區,更具有吸引力地規勸你:「不要動,那件事情太難了,不如給自己找點樂子,什麼都不做的狀態就是最好的!沒事幹嘛給自己找這麼多麻煩呢?對吧!再休息一會吧!」
以上五大問題往往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執行力低下的根源。
當你做了無數計劃,下了無數決心,發了無數誓言,卻依然深陷於執行力差、喜歡拖延的泥潭,不妨思考一下,自己行動力遲緩到底是什麼造成的。
而只有直面自己的問題,我們才能對症下藥,找到解決之道。